......王令史也想起來了,面露異色。「下官也曾耳聞過這對孿生兄弟,力大無窮,箭術過人,只是──」
李衡道:「只可惜在舊曆十年初,瀋陽王叛亂,左右龍虎軍、神策軍、豹騎迎戰剿敵,死傷無數,後兵部卷宗詳錄,此戰共計亡兩千六百零七人,傷三千九百八十二人,千人豹騎十中僅存一二,這兩人均在亡者名單中。」
舊曆九年,這都是二十年前的事兒了,早已湮沒在重重故紙堆中,又有幾人能一眼一念間就精準搜羅而出?
王令史和何主事難掩敬佩地看著李衡。
他語氣淡然。「──精通箭術一門雙傑卻不幸慘烈犧牲……故而在閱覽昔日兵部歷年卷宗時,本官對這雙楊姓兄弟印象頗深。」
王令史對這大理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寺卿大人神交已久。
李大人出身五姓七望名門士族之首的隴西李氏,家學禮法底蘊淵博深遠,又是李氏嫡系嫡長孫,自幼熟讀詩書經綸,過目不忘聰穎機變,素有神童美譽。
他深受聖人寵信倚重,被聖人親暱喚為『吾家玉衡郎』──玉衡者,為廉貞星,乃北斗七星中最亮那顆星。
李衡大人十二歲起便被聖人帶在身邊,後任兵部員外郎,刑部侍郎……屢建奇功,自擔任大理寺卿以來,便破了十數樁陳年懸案。
大理寺卿高位九卿之一,負責執掌邦國折獄詳刑之事,以『五聽』審查案情,究其原委,用『三慮』作為複查天下可疑案件的重要原則。
五聽者:氣聽,視聽,色聽,聲聽,辭聽。
三慮者:一是複查疑難離奇案件須謹慎明辨,二是昭憐無辜以雪冤案,三是公平審問一切可疑之案。
簡而言之,想坐上大理寺卿這個位置可不容易,曾讓多少才智之士高官名臣望洋而興嘆。
可李衡大人這五年來硬生生坐穩了大理寺卿,成為大理寺上下官吏三百餘人眼中最敬服仰望的存在。
「那麼,」王令史深吸了一口氣。「初步可排除豹騎名單了。」
李衡目光落在那手印上久久,忽然對何主事問道:「餅舖店東崔大娘背景清查得如何?」
「回大人的話,據京兆府戶籍文書所錄,胡餅舖崔大娘乃鮮卑人氏,十五年前遷至長安,以番胡內附入籍,上戶丁稅錢十文,」何主事取出文書和訪查冊卷,躬身應答道。「坊正也說,崔大娘攜香料一箱,購入這間鋪面,經營胡餅為生。」
「十五年……」李衡眼神幽微深遂。
曹照照想了想,還是忍不住了。「香料一箱,價值不下千金,崔大娘能擁有這樣的身家,卻賣了十五年的胡餅?每日只甘於賺這點子蠅頭小利?她總不可能興趣就是賣胡餅吧?」
如果是她,光買下這鋪面租賃給旁的商家,當個包租婆,一年就能輕鬆賺進比辛辛苦苦賣上十年胡餅還多的財帛,幹嘛還要天天忍受揉麵製餅在火爐旁揮汗之苦?
……好吧,她承認她的人生理想就是當一條鹹魚。
王令史也對曹照照有些許另眼相看,「曹司直之疑有道理。」
「哪裡哪裡。」她謙遜連連。「下官也不過問出了大家的疑惑罷了。」
李衡嘴角依稀上揚。「那麼以妳之見,崔大娘所圖為何?」
「……下官想不出。」
這種時候,曹照照就特別後悔大學時代沒選犯罪心理學系,否則她很快就能開啟犯罪側寫程序,專業至極地提供最精闢的分析。
但,可惜她只是個半路出家混進大理寺當濫竽的刑偵美劇愛好者。
一開始就是瞎貓碰到死耗子,莫名其妙幫忙破了一樁香燭紙鋪凶殺案,就此『嶄露頭角』,被李衡拎進了大理寺。
當時死者倒臥在香燭紙鋪的紙紮人下,全身赤裸,面露驚恐,瞳孔放大,大汗淋漓而亡……
店東和其娘子前來開舖子,看見倒斃在地的男人,不由尖叫出聲!
叫聲自然引來了鄰里,恰巧李衡策馬經過,被拿來當小廝用的曹照照也跟著『主子』進香燭紙鋪一探情況,正在暗自吐槽李衡這傢伙根本就是柯南體質時,就聽見眾人驚惶恐懼議論紛紛,和店東夫妻爭相對聞訊而來的衙役說,此人定是撞鬼了,被紙紮人拘了魂去。
一時間香燭紙鋪似是陰風陣陣,連衙役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,面白如紙,兩股顫顫。